第(1/3)页 十月十七,冬至。 这一日,扬州城内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扬州城处处荡漾着一股祥和温馨的气息。 百姓们纷纷在家中酿米酒、吃汤圆,享受着他们辛勤劳作了大半年所带来的的劳动果实。 在扬州城的中心处,皇宫内更是一番喧闹气派的景象。 不仅仅是因为冬至这个节气,更是因为在这一天,大理使者已经抵达了皇城,即将入宫面见圣上。 按照规矩,每年大理使者前来朝拜时,都会组建一支至少百人的队伍。 若在外人眼里,定会认为大理作为番邦,谦卑至极,竟会派出如此庞大的使团队伍,足以表示他们作为番邦,对于齐国的尊敬之情。 然而事情的真相是,大理派出如此多的使者,只是为了能带更多的赏赐回家罢了。 本以为他们浩浩荡荡只为虔诚拜访,实在没想到他们大费周章只为把大齐搬空! 当然,这一年,也不例外。 号角声吹起,扬州城门大开。 只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身着华服,头戴裘帽,耀武扬威地策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他的身后,正跟随着一支长不见尾的百人队伍。 队伍趾高气昂,神情傲慢,根本不似来向天朝朝拜的番邦,反而像来势汹汹侵占土地的土匪。 百姓们一年只能见一次这样的阵势,纷纷跑上街来,对着庞大的队伍指指点点。 “大理人长得和咱们齐国人果然差不多哦。” “你懂个屁,大理本身就该是我们齐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祖宗看不上这片高寒之地,让他们自己管自己罢了!” “看带头那个,好像之前从来没见过这个人啊!” 众人循着方向看去,只见领头之人身骑高头大马,气宇轩昂,一双眸子在裘帽之下闪烁着熠熠光辉。 他身形修长,即便坐在颠簸的马背上,但还是将腰杆挺得笔直,当真是“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引徐”。 尤其是这一身锦帽貂裘,将他衬得格外雍容华贵,配上他清冷的面庞,使他酷似云中逸仙。 听到人群中的一阵骚动,男子侧过头来,清冷的眸子淡淡扫过众人,瞬间就引得一阵少女惊呼一片。 “啊!他看我了,他看我了!” “他明明看的是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