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了迷惑外人,他们另外开辟了一条路,用于后面官差税吏等外人来他们这里办差时使用。这条路曲折难行,要走半个时辰才能绕到河边,平时只需要在这条路上稍作手脚,那里也会变成迷宫。走到里面的人要么在原地兜圈子,要么又会回到官道上,让人以为是鬼打墙,他们用这种办法避免外人进入。 路口的茶馆也开始营建,因为建房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此他们特地从商州城高价请了各种工匠来建房,并同时为山谷里面的营造制作各种器具和材料,包括木材、石材、铁器、砖瓦、竹料等。 为了方便这些工匠,有不让这些工匠知道山谷的所在,他们还在路边山林里开辟了一个区域出来,专门给这些工匠干活住宿。 为了把这些本领都学会,以后他们自己来营建山谷,侯怀谷故意派了二十几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和几乎全部年轻弟子跟着在哪里主动帮忙。 那些匠人的手艺是不会轻易传授的,但苏孟奇花了大价钱,侯怀谷这里安排的食宿都很好,对他们也十分尊重,那些孩子和弟子嘴也特别甜。因此虽然知道他们是在偷艺,他们也没有拒绝,有些甚至主动教这些孩子和弟子。 为此侯怀谷在请示了刘继祖之后,答应多给这些匠人些钱,就作为学艺的费用。这样一来,那些匠人教的就更加用心了。 这样一来等茶馆盖好,山谷里需要的各种物质也准备的差不多时,这些孩子和弟子就能学会木匠、石匠、铁匠、瓦匠、篾匠等最基本的那些本领,慢慢熟悉后,以后再干什么就不需要去外面请人了。 这样转眼二十多天时间过去了,所有的人都很累,但大多数人都很开心,因为他们是在为自己建造家园,特别是那些孩子。 刘继祖更是特别累,他除了白天带着大家干活,晚上教这些小孩武技,教大家射箭骑马,早上他还要挤出时间来练功。 武技一天不练就会退步,对于这一点,刘继祖深有感触,所有的书院外姓弟子都会终生保留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都要早起练武。每位师父都会反复告诫自己选中的弟子,十八岁、二十三岁、二十八岁是三道坎。 十八岁之前是塑形期,是最关键的时期,也是打基础的时期。二十三岁之前是快速提升期,身体素质经过系统锻炼提升会很快。二十八岁之前是缓慢提升期,经过坚持不懈的锻炼,到二十八岁时身体素质能达到巅峰,但之后就会慢慢下滑。 当然身体机能下滑的速度因人而异,有的人能长期坚持合理的锻炼,可以将身体的巅峰状态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书院因为入门要求过高,绝大多数院外弟子在十八岁之前就已经由于过度锻炼,使身体的机能提前达到了巅峰状态,刘继祖在这方面就体现的尤为典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