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江湖风波 第一百六十章 为将之道-《继祖传宗》


    第(2/3)页

    第二项能力是指挥作战。统帅必须熟悉战场的各类指挥信号,能够通过烟火、旗帜、手势、口令、号角、金鼓等传递识别各类信息,指挥军队进攻、撤退、变向、预警、扎营、拔营、警戒等行动。合格的统帅指挥军队时要不动如山,不能冒进,从容镇定,稳扎稳打,士兵要听从指挥,如臂使指。

    第三项能力是个人武技和训练军队的能力。这个不是统帅型将领必须的,但不是说这个能力不重要,而是说有这个能力更好,这类将领不仅自己弓马娴熟,勇冠三军,还要会练兵,能够快速有效地让普通人变为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士兵,要让自己的军队熟悉各种阵法队列与指挥信号,遇到什么情况采用什么战法,这对形成战斗力极为关键。但要注意,既不能盲目勇敢,逞匹夫之勇,也不能贪生怕死,胆小怕事。此外他也不可能事必躬亲,因此还要会培养下级军官,他们是最基层的的,也是建立一支军队,且让军队不断扩大的关键,所以还要为下级军官制定好晋升通道,让他们能够尽心尽力,安心本职。

    第四项能力是谋略。一般来说每支军队都设有专职军官来出谋划策,但如果统军将领自己没有谋略,没有大局观,不能听从各种建议并作出正确判断,后果是非常致命的。你读过的书比我多,我就不举例子了。谋略可以说是一场战役甚至整场战争致胜的关键,普通将领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

    第五项能力是要能晓天时。要能判断气候变化,掌握四时行军作战的规律,对风雨雾雪等天气要能提前做出预判,适当安排。你要知道户外生存的不易,如果是一大支军队,这个问题就更突出了,有时天气因素甚至是一场战役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第六项能力是要能识地利。要清楚战场及行军路线周边的地理形势,要掌握行军路线的基本情况,要能在合理的地点安营寨扎,行军布阵,展开决战,这些都需要结合地势进行安排,因为一个安排不慎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第七项能力是要懂人和。就是要能识人、为人、用人。识人是指能从根本上认识自己的敌人与同僚,根据这些判断制定应对之策。为人是指能团结士卒,同甘共苦。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爱惜士兵的将军不会是一个好将军。此外还要做到能够联络友军,上下一心,没有掣肘。用人则是指能够令行禁止,御下有术,赏罚分明,知人善任。要做到懂人和,确实难,而且还很难教,甚至教也教不会。

    第八项能力是畅通信息渠道。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及时获取各种敌方信息,能够从各种信息中作出判断,做到知己知彼,从善如流,虚怀若谷,善于听取采纳他人的建议,不刚愎自用,不自以为是,不骄傲自大。

    第九项能力是善于决断。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统帅要能够根据获得的各类信息,正确判断各种形势,及时作出决断,不能贻误战机,不能优柔寡断,能够根据形势作出取舍,不能盲目仁慈,打仗是极为残忍的事,千万不能因为少数一些人的生死而影响决断,不能这项能力也不是普通将领具备的,是非常困难,也是要求非常高的。

    第十项能力更难,是心智坚毅,败而不馁。名将和一般将领的区别就在于败而不死,败而不馁,虽败但不损根本,总是留有余地,可以东山再起,不会因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耿耿于怀,不会因为一两次的胜利或失利而沾沾自喜或自暴自弃,做到不以胜喜,不以败悲。而且脸皮要厚,不要那么顾念名声,不要人家一激,一羞辱就了人家的当。

    我说的这十项能力更多的是针对统帅型军官,其他类型的军官要求没有这么多,他们多是专才,只需要具备一项或几项能力即可,但一个合格的统帅却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这些能力才行。

    不过,这都是理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统帅也不例外,他们也很难同时具备这十项能力,即使那些古之名将也是如此,他们多是在某些方面非常突出,但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

    比如有些武技不好,不能身先士卒,有些太高傲,容易中骄兵之计,有些太暴躁会鞭打士卒,杀死俘虏,容易引起反叛,有些不善决断,容易贻误战机,有些贪财好色,容易被收买,还有些听不进良言相劝,刚愎自用……

    我说这些,是告诉你每个人都有缺陷,不可强求,但我希望你能尽量培养自己这十项能力,至少朝着这方面努力。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能力也很重要,这里没有囊括进来,你以后发现了可以自行完善,但这十项是基本,你要好好领悟。”
    第(2/3)页